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疾病病因

赵鑫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读后感三

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赵鑫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

全集》读后感三·(16~26)

16、《一封永远没有寄达俄国的信》

以书信的形式写了流亡作家对生活的观察。

也表达了对流行文化的不屑与讽刺。

应该算随笔,不算短篇小说。

17、《斗》

又一篇详细的观察笔记。

应该可以不算小说。

“斗”即是后来的打架,又是结尾点出的不同侧面在一个人身上体现。

记得一则作家逸事说,好像是狄更斯(或是别人?)在嘈杂的地方偷听别人说话,记录下来就成了小说。

好吧。

18、《乔尔布归来》

写离丧并痴傻后的状况。

又是一个“8”字镜面对照结构。

又是早有伏笔的暗示预示着结尾。

19、《柏林向导》

又是一篇散文。

通过几个场景写对柏林的印象。

描写、描写、又是描写,总是这样细致的描写也让人审美疲劳啊。

20、《一则童话》

开始可能让一部分宅男yy。

既贪婪又患得患失的心理描写的很有趣。

后来原来是幻梦一场,就又有了道德训诫的意味。

让人不禁想起《黄粱一梦》和《聊斋》中的《崂山道士》。

不同女性的速写集锦。

不错的想象力之旅。

21、《恐惧》

又一次讨论灵魂离开肉体的状况,这一次更充分、彻底。

在极度疲惫、不适应孤单、半梦半醒之间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陌生感、“间离”、间歇性遗忘症、老年痴呆症前兆等状况。

也讨论了“心灵感应”是否存在。

“名”与“实”的关系。

既然提到了笛卡尔,就有了明确的“认识论”方向。

“存在主义”者也许可以把此篇作为文献。

有一点加缪《局外人》可怕的真实。

海德格尔可能对此篇感兴趣。

22、《剃刀》

又是写苦难的流亡、希望复仇的主题。

又是过程充满情感、情绪,但结果手下留情的旧俄知识分子。

对人物形象、性格、行动的描写一致,仍是伏笔暗示,“8”字形镜面结构。

结尾暗示“敌人”也许有所悔悟。

主人公不知道获得了多大的救赎。

23、《旅客》

作家与评论者关于“创作论”的一次并非闲扯的闲扯。

生活和创作的关系。

创作习惯、套路与真实、创新的关系。

在讨论并叙述一个见闻中,把小说完成。

既当选手,同时做裁判。

24、《门铃声》

流亡者寻亲记。

引得想到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纽约客》。

悲凉、诡异、又怎能不可以理解。

25、《事关面子》

一个平庸的人,莫名其妙又顺理成章、在酒精的作用下、半推半就的卷入一场决斗,又临阵脱逃,却幻想皆大欢喜的结局。

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描写真实、鲜活、可信。

荒唐、可笑又可悲。

是长短篇或短中篇的体量。

26、《圣诞故事》

又是写作家和评论家的互动。

这次充满了张力。

如何创作、创新,如何不断的创作、创新,这是一直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jbby/1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