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照顾、有医疗护理
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有休闲娱乐活动
……
这样的晚年生活是不是还挺不错?
在拱北
有这样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让老人享受“高配”养老服务
↓↓↓
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香洲区港昌路号,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其中,一层为日间照料中心,二层为床照区,设置机构养老床位48张,分为4个八人间和3个六人间。
一层:七大功能区活动健体两不误
一层为日间照料中心,空间划分为书香翰林及智能空间、棋艺世界、歇息原地、水墨兰馨、多功能厅、心理驿站及手工艺坊、健身天地七大功能区。
大厅一角,一个色彩鲜艳、纹理美观的布墙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其实,这个布墙大有来头——这是香港理工大学纺织服装学系团队引进针对减慢长者脑退化症而设计的多感观布墙,运用特殊布料材质,设计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翔龙、海洋、木棉花、乐活舞”四个主题,通过震动、发光、音乐的互动形式刺激老人家脑部发展。
布墙旁边则是中风康复步行走廊感应灯,能即时感应人体律动,反馈出四种颜色的灯光,实行以视觉刺激增强有趣的互动,鼓励长者多做运动及训练,并改进步行能力。
康复室采购的器材是经物理治疗专家建议,购置的香港较有特色器材和康复理念,集中医特色治疗与物理治疗于一体,开展运动治疗、徒手治疗、仪器治疗等多种项目。
二层:专业护理团队24小时精心照料
养老中心二层为床照区,设置机构养老床位48张,分为4个八人间和3个六人间。房间命名选取珠海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名称,如东澳岛、荷包岛、伶仃岛、淇澳岛、日月贝等彰显了浓郁的珠海地域特色,熟悉而亲切的房名无形中增加了长者的归属感。“每个床位之间淡黄色的床帘,是参照香港集约式养老的做法,这样方便个性化护理长者,确保长者私密性,增加安全感。”护理员介绍。
在二楼走廊上,一位长者正在饶有兴致地拨动感官走廊上的彩色小球。多感官走廊的设计理念是根据国际学术机构对大脑结构的研究,把针对脑退化或老年痴呆症的认知训练和感官治疗融入硬件装修设计中,让长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趣味的康复活动,在轻松、愉悦、安全的环境下刺激感官系统,从而起到调节情绪和康复的作用。
据介绍,养老中心编制《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指引》等工作手册,建立服务流程和制度60余项,从而提升本土招聘人员的服务水平、掌握优质服务的技能和理念。提供24小时全天候护理、护士24小时在岗、医疗康复医生每周两次巡诊的服务。同时,在项目启动试运营前期,运营团队安排项目主要负责人到香港进行为期2周的参观学习。
“具备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第一时间为老人提供帮助。”今年8月,护理员发现入住拱北社区养老中心的李婆婆出现了流口水、头晕的症状,经过初步判断,认为这是脑栓塞的表现,中心于第一时间与李婆婆的家人取得联系后,医院接受治疗。“当时已经发生脑栓塞,所幸发现及时,没有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在黄金时间内进行了溶栓手术。”现在李婆婆已经出院,状态良好,回到了养老中心居住。
目前,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接收13位长者入住,“老人得到精心周到的照顾,心情也好了很多。中心的专业能力,让我们家属很放心……”入住长者家属先后给发来感谢信,表达对拱北社区养老中心的感激之情。
采用“计分入住”方式,分批申请轮候入住
入住指引
符合本办法规定的60周岁及以上,具有香洲区户籍、无暴力倾向且精神状况稳定、无传染性疾病并且自愿入住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轮候入住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要面向拱北街道户籍,优先保障辖区内经济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料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在满足快速保障对象和特殊轮候对象入住的前提下,普通轮候对象实行“计分入住”制,根据老年人的户籍所在地、需护理程度、经济困难程度等综合计分,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及提交申请时间先后安排入住。如分值相同按提交申请时间先后进行轮候。
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公建民营”项目,遵循惠民原则,按照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特护理执行不同收费标准,费用元/月至元/月不等。
地址电话
珠海市香洲区港昌路号
(原拱北工商办公大楼一至二层)
-
监督-
编辑、采写:李苇婷
素材来源:拱北街道、拱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