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分为两种:
一是发现世界的极美,二是挖掘人间的极苦。
一直以来,杀姐都尽可能给你们推荐一些温暖、积极向上的电影,让我们一起看到黑暗中那束为自己射下的阳光,快乐温情的过好这一生。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真的是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生活太TM苦了”吗。
其实不然,只是我担心,我以为看到人间疾苦,你们会难过伤心、甚至抑郁,陷入一种死循环中,自我怀疑。
直到我看完这部彻底的“大悲”电影,我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我都错了。
《超脱》
美国。
男主亨利,谈吐优雅、作风端正,是一个绅士,也是一个代课老师。
一天,他被分配到一所传闻中的“垃圾学校”来代课,这里的学生猖狂放肆不服管教,让多丽丝(刘玉玲饰)为首的一批教师备受煎熬。
亨利在第一堂课上,就被学生指着鼻子谩骂、取笑,言语不堪入耳。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要么脾气大爆撂挑子不干了,要么哭着委屈着离开这里。
但亨利没有,他超乎寻常的冷静、温柔,反而让闹事的学生无地自如,讪讪的回到了座位上,而且还收获了因肥胖而苦闷的学生梅丽迪斯的好感。
他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又温柔体贴,是这个学校为数不多想教好他们的人,尽管他不想承认。
在外人看来,他善良有趣,又能一眼看出别人的悲伤,并开导教育他们。
又有莫名的吸引力,让人产生依赖,沉溺在其中。
可是,很少人注意到,他很少笑。
很少人知道,他其实是自我封闭的,不想与这个世界接触,也不想和别人有太多的联系。
这不是他的错。
在他7岁时,他亲眼看到母亲自杀后的样子,全身裸着,嘴边都是安眠药,还有很多很多血。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外公对母亲的性侵。
可是母亲死后,外公情绪就崩溃了,患上了老年痴呆,在等着他照顾。
他内心极其痛苦,他不想照顾这个害死母亲的人,可是这个他称为外公的人,还是他的父亲。
这个阴影,一直在他脑中挥之不去,每次遇到一些“大悲”,他都陷入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我解脱。
在这部电影中,杀姐看到了亨利三次“情绪崩溃”。
第一次是外公又闹着找母亲,在养老院的浴室里喊着叫着不肯出来。
工作人员毫无办法,只好叫来他,听到外公嘴里不断叫着母亲的名字,他脑海中不断重现着外公性侵母亲以及母亲自杀时的场景,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濒临崩溃。
可是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温柔的安抚外公,直到他躺下休息。
那一天,走出外公房门后,向来绅士的他冲着工作人员大骂,眼神也极其愤怒。
也是那一天,他收留了一个雏妓艾瑞卡(萨米盖尔饰)。
她是他之前在公交车上遇到的,当时他正在仰着头流泪,看到了背后被嫖客凌辱的她,她无家可归无处可去。
可在自己极其无能为力又愤怒的这一天,他又遇到了满身伤痕的她,而且收留了她。
为她上药,教她做个好人,为她做饭……
他给了她一切能给她的,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就像个干净的父亲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
他很好,艾瑞卡感激他的好,他的那个胖胖的新学生梅丽迪斯也对他有好感。
可正因为如此,促使了他的第二次“情绪崩溃”。
梅丽迪斯不是个坏学生,可她长久身处在一种“坏”环境里。
她的父亲打骂她:
你画这些干什么呢,是想展现你肮脏扭曲的灵魂吗,谁留你这样的头发,死胖子去死吧……
她的同学嘲讽她:
碍事的死肥婆,真的是毫无用处!
她也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该死无用,自卑的要命,可是又走不出来,十几年了又怎么轻易走的出来。
但是看到温柔对她的亨利时,她感激的快哭了:
老师,你爱我对不对,老师,抱抱我,我很难受……
亨利有点不知所措,他不会抱人,也不敢抱人,可是他又不想推开这个受伤的女孩。
就在这时候门被推开了,一个对他有点好感的女教师,略带愤怒的问道:
What?你在干什么?
那一刻,好不容易敞开心扉的梅丽迪斯哭着跑了出去,狠狠的撞击着外面的柜子,哭的撕心裂肺。
这一次,天塌了。
亨利心里的阴影再次闪现在脑海中,外公性侵母亲的画面一遍遍闪过,他咆哮着,将书桌狠狠的摔在地上:
我不是个老混蛋,我不是那个老变态,我不是……
那一天,他将他捡回来的“女儿”送了出去。
他在逃避、他不想有任何外公的影子,不敢和任何女生有瓜葛了,尽管他是个彻彻底底干净的人。
送走后,他拿着她的东西,流了满脸的泪,依旧没出一点声音……
第三次看到他大悲,是因为梅丽迪斯的自杀。
所有人都在震惊,可没有一个人上前,事后也没多少人再谈起。
这次,他终于鼓起勇气毫无顾忌的对着她做人工呼吸,可是,没用了啊。
电影于年在美国上映,20几万人打出了8.8的高分,好于96%剧情片。
在豆瓣电影TOP里排名。
在大多以美好温暖结尾的电影中,是一部另类、难得的佳作。
梅丽迪斯死之前,说了一句话:
听说死是解决万能痛苦的灵丹妙药,我来试试。
那之后,亨利跑到“天使之家”找到了艾瑞卡,在阳光下,和她紧紧相拥。
那一个镜头,是全片最温暖的画面,但并不是结局,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个温暖的结果,或许在别人的故事里,一生的美好只有一瞬间。
在这个学校里,有无作为的领导,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业主,有脏话连篇撕打同伴的学生,有重度抑郁的学生,有自我虐待的雏妓,有虐待动物的冷漠人……
影片结束了,他们所有人都没迎来一个“美好”,哪怕用生命去换。
最后一个画面,是亨利处于凌乱的桌椅中,在纷飞的纸屑中,无力的呓语着一段话:
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现出疲倦的病态……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杀姐,生活已经那么苦了,你怎么还推荐这种悲苦的电影?
悲苦?扪心自问一下,比起他们的生活,我们自己的,真的算苦吗?
以前常听人说“丧到极致是治愈”,总觉得太可笑,丧怎么可能还是治愈,这不过是安慰自己的一种说辞罢了。
可看了这部电影,看到他们身处的那种大悲,难过之余更多的是庆幸、幸福、满足。
庆幸自己没有经历那种痛苦的阴影,幸福自己身边还有很多亲人、朋友,满足于每天总有一些相识已久的你们在等着我鼓励我。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着生活苦、难,常常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中,见不得苦难,一直试图构建一种“美好”的世界。
殊不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正被别人悄悄羡慕着。
他们正羡慕我们每天可以睡的安稳、哭的放肆、还被好多好多的人好好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