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被成为老年痴呆)近万人,其中1/4的患者会隐瞒或掩饰病情,主要原因是耻辱感和担心遭遇歧视;四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因症状及症名受到排斥;六成患者表示,担心被诊断为痴呆症后,会被朋友和家人笑话和疏远。
“你老年痴呆了吧”,这句年轻人常随口说出来的玩笑话,在真正患病人群中,却是讳忌莫深,甚至感到莫大的侮辱。
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曾在基层社区做调研时发现,在做失智老人筛查工作时,很多老人一听说是查老年痴呆症的,扭头就走人。不少老人认为筛查出自己有老年痴呆症的苗头,很难为情,避而不谈,怕受到社区邻居的歧视。对阿尔茨海默症稍有了解的家庭,认为该病类似精神病,采取避讳的态度,羞于启齿,不愿声张。
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
这类情况并不少见。调查显示,中国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近万人,其中1/4的患者会隐瞒或掩饰病情,主要原因是耻辱感和担心遭遇歧视;四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因症状及症名受到排斥;六成患者表示,担心被诊断为痴呆症后,会被朋友和家人笑话和疏远。
在这种传统习惯思维影响下,老年痴呆的就诊率很低,轻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仅14%,中度和重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也只是25%和34%。在农村地区,痴呆就诊率更低,很多患者在家中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病名带来的病耻感对疾病筛查和就诊带来了直接影响。
事实上,老年痴呆的学术名称为阿尔茨海默症,但后者因拗口,知晓率并不高。“但简称为老年痴呆症实有不妥。”谢子龙介绍,近年来,已经有一些对老年痴呆症更名的呼声,比如年,香港媒体停止使用“老年痴呆症”一词。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们本着科学和人文的精神,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对于“老年痴呆”这一疾病名称的更名进行严格的审定。但由于“老年痴呆症”属民间的“约定俗成”的叫法,要真正从名称上改变是一段不短的路,与名称形成一样,更名同样需要潜移默化。
改名怎么改,怎么叫更合适?谢子龙代表也做了深入调查。年,他曾组织志愿者及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老年痴呆症”更名投票系列活动,通过网民皮肤病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