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龙飞说,虽然把患者的生命挽救回来了,但已经是中重度痴呆,半身瘫痪,听不懂别人说话,不认识家人,没有办法正常沟通交流,处于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状态。这样一名痴呆患者的看护成本很高,一般需要几个成年人轮流看护,如果只有一个人全职看护会非常辛苦。
贾龙飞表示,如果说20多岁就得血管性痴呆是一个极端案例的话,“30~40岁得这个病的患者在门诊中并不少见”。一个正值壮年的人如果得了血管性痴呆,对患者本人、家庭甚至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贾龙飞还记得自己第一次遇到年轻脑出血患者时的情景。当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通过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爱人听说该病可能导致偏瘫及血管性痴呆后,在床边失声痛哭,“他们的孩子当时还不到1岁,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一个家庭就这样毁了。”
痴呆大概可以分为变性病和血管性两种,其中变性病里的代表性痴呆就是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在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除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血管性痴呆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由于这两种疾病正在年轻化,所以由此导致的血管性痴呆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一样,血管性痴呆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但是由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原因比较明确,因此可以针对这些发病原因进行提前干预。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高压超过了mmHg(毫米汞柱)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而超过mmHg(毫米汞柱)就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长期在高血压状态下,身体形成了耐受机制,即使血压高也不会感到身体不舒服,反而有可能因为服用降压药产生眩晕、乏力等症状。这些原因导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健康观念比较差的年轻人的服药依从性很低。 “这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门诊中经常见到因没有及时干预高血压而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由此导致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悲剧,所以贾龙飞反复强调,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用药,不可擅自停药,降压过程中出现的眩晕、乏力症状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干预分为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二者缺一不可。比如一些糖尿病患者,一边吃着降糖药,一边饮食上却没有忌口,那血糖也无法控制住。药物干预方面,要遵医嘱,即使觉得身体没有不适也应该继续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减药;生活方式方面,可以尝试健康、简单、清淡且富含营养的地中海式饮食,此外,还应该规律饮食、规律作息。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近些年已经有明确的年轻化趋势,当疾病悄然无声侵蚀年轻人的时候,年轻人的健康素养还有待提高。贾龙飞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定期体检,如血压、血糖、血脂发现异常,就应该寻求专业医生进行干预,因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人要和这些疾病相处更长的时间,可能并发的其他疾病会更多、更严重,带来的疾病负担也会更重。
以上图片文字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侵犯作者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4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4~6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防预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最好嚼碎)15粒速效医院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