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旅行
我们先看看这个故事: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爸妈,一定要健康幸福!
每晚万人陪你阅读。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01
谦卑自守,放下身份优越感。
五台山在清代颇有地位,住持的声望也远远高于其他寺院。
有一次,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去五台山玩。
进庙的时候,住持不认识他,看他穿着打扮一般,便说:“坐”,又叫一声“茶”,意为以随便的茶水招待。
谈话之间,得知纪晓岚是京城来的客人,又把纪晓岚引入内厅,恭敬地说:“请坐”,“敬茶”。
经过一番细谈,发现对方居然是礼部尚书纪晓岚。
住持神色震动,谦卑地领纪晓岚入禅房,尴尬地赔笑道:“请上座”,“敬香茶”。
纪晓岚要走的时候,住持求他留字,以光辉禅院。
纪晓岚略一思索,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好茶。
住持看完,顿时羞愧不已。
民间老话说:看人下菜碟。
是说看来的客人不同,端不同的菜上桌子,意思是对人不平等,不能一视同仁。
看到身份比自己高贵的,就高看一眼。看到比自己低微的,就放肆一点。
这些人的优越感来自容貌、财富、学历、地位、权力,更多的,则是来源于教养的缺乏,见识的浅薄。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凶有吉,唯独谦卦,没有凶,只有吉,是最好的一卦。
《易经·谦卦》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才能没有祸患。
02
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你的教养。
前一阵子,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火了。
因为服务员一个不小心弄洒了菜汤,某知名人士连着骂了她十几分钟。
服务员一直陪不是,最终还是被骂哭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仗着自己厉害,就喜欢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龙应台说过一句话:看一个人的教养,就看他怎么对待弱者。
一个人欺下,必定媚上。
对待弱者肆意谩骂,对待强者便只能卑躬屈膝。
嚣张跋扈对应着小心翼翼。
自负对应着自卑。
他们内心没有一个可以支撑的点。
内心强大的人,从来不需要踩着别人来证明什么,也不需要刻意讨好别人。
《周易》里讲:敬之无咎。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人恭敬其实是庄严自己。
03
待人最好的态度,是平视。
白岩松曾经去某大学演讲。
有个学生发了一条微博:“要见到白岩松老师了!!!!!!!!”
连用八个叹号。
白岩松就说:
“为什么用八个叹号呢?因为你觉得我厉害,我牛。
如果你这样觉得,那我们就没有就失去了平等的交流。
我们那个年代,不存在要签名,要合影。
老师讲的好,大家认真听,讲的不好,大家就会反驳。
这个人无论是谁,多有名气,大家也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周易》讲: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不管别人处在怎样高的位置,都不该去仰视;
不管别人处在怎样低的位置,都不该去俯视。
待人,要从平视开始。
地球离开谁都转,千万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
想要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所以也别妄自菲薄。
俯视的人趾高气扬,仰视的人卑躬屈膝。平视的人,不卑不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