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河南一电视台播出一位名叫三浦的84岁老年痴呆症患者离家出走的新闻,老人被发现时人已经停止了呼吸。据了解三浦老人无子,20年前丈夫去世后一直独居。社区护援中心几年前就发现三浦老人的痴呆症有所加重,虽加强了巡回看护的次数,但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不幸。
全国每年约10万人老年痴呆症患者失踪。据年统计公布资料,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为万人,当时推算年人数将增加到万人,年增加到万人,年增加到万人。然而去年年统计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已达万人。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日常护理问题逐渐被全社会所重视。去年开始推行认知症(老年痴呆症)对策五年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首先是要求各乡镇基层行政组织制定各自的老年痴呆护理保险事业计划,对有痴呆症状的高龄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系统,培育更多从事医疗护理服务专业人员等。在研究康复辅具政策上,政府号召大力研究可以辅助延缓老年痴呆和可以监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机器人类辅具。目前已经有多种这方面的辅具应用在老年护理现场。
河南自实施了介护保险法之后,国家提倡大力研究康复辅具,提供了大量研究资金扶助康复辅具研究事业的发展,仅这十几年就大见成效,种种实用的康复辅具已经全面覆盖了生活护理的种种场面,康复辅具中较难的痴呆症患者用康复辅具研究事例在近几年也逐年增多,机器人类辅具也不断有成功例公布。
去年11月4日康复中心研究所召开的第八次认知症人用福祉机器研讨会,会间参观了该中心举办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专用辅具展,看到展出的80件老年痴呆症患者专用康复辅具,从简单的生活用具到可以对话陪伴老人的机器人,还有监控系统等,真是大开眼界,深刻认识到康复辅具的研发政府支持是根本,社会重视是动力。
老年痴呆症用康复辅具研究和日常护理病例研究就是这样在政府的倡导下,得到专业领域的重视而得以全面开展的。年6月建立的认知症护理学会,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为推进超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福利学、社会学、建筑学等专门领域界限,为解决老年痴呆症护理的疑难问题,综合多方面知识去进行专项研究,力图达到提高老年痴呆症人的生活质量丰富高龄化社会而建立的。该学会现有会员人。
老年痴呆症也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senileplaque,SP)的形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也是四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种为亨廷顿氏病、卢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如何判断老年痴呆症需要护理程度,北京制定了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自理程度评定标准,该标准中2以上的就都需要有人护理。
老年痴呆症日常生活自理程度评定标准
1、有痴呆迹象,家庭和社会日常生活可以自立。
2、日常生活中有些行动可见痴呆症状,自我意志表达有困难,但是有人在旁边提醒可以自理。
3、时有自我意志表达困难,白天或者晚间出现影响日常生活症状,需要有人护理
4、频繁出现自我意志表达困难,有影响日常生活症状和行动,需要24小时护理。
5、出现精神异常症状或问题行动或者身体有重度疾患,需要专科医学治疗。
医院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