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治疗护理

中国首度批准阿尔茨海默症早诊示踪剂进II

怎样治疗白癜风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302/4778978.html

导读

早诊方法的缺乏往往使得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错过最佳诊断时间。现有早诊方法主要围绕两种生物标记物展开,但各有局限;其中tau蛋白示踪剂国内尚无正式上市产品,目前仅有少数医疗机构试用;即使技术成熟,高价或也会限制普及

8F-APN-是一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用示踪剂,其可以利用病人脑部异常的tau蛋白纤维缠结成像,对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和认知障碍疾病做出诊断和评估。

文丨见习记者王礼钧记者马丹萌

一款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诊断用试剂获批临床,或将为中国患者提供新的确诊途径。成立于年的苏州新旭医药有限公司22日发布公告称,其研发的8F-APN-注射液获批临床III期,但前景未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示信息显示,8F-APN-是一种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显像用示踪剂,其可以利用病人脑部异常的tau蛋白纤维缠结成像,对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神经退行性变和认知障碍疾病做出诊断和评估。8F-APN-是国内首件申报临床的tau蛋白示踪剂产品,tau蛋白目前被认为是可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症的生物标记物之一。

新旭方面提及,8F-APN-不仅针对阿尔茨海默症(AD),还能区分额颞叶痴呆(FT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等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中不同型态的变异tau蛋白。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贾龙飞向财新记者介绍,目前中国尚无tau蛋白示踪剂大范围上市。这意味着8F-APN-若获批,有可能成为中国范围内第一款tau蛋白示踪剂。8F-APN-也已在美国展开临床试验。根据ClinicalTrials.org信息,其临床II期试验已于年0月展开,预计于年6月结束。

成本是AD早期筛查能否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未来产品的售价,新旭方面回复财新记者称,暂无法做出估计。苏州新旭为新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后者成立于年,总部在台湾地区。

阿尔茨海默症是困扰全球的公共卫生难题。年《柳叶刀》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后期疾病治疗和家庭护理负担。然而,尽管脑部病理性改变通常早于认知功能损伤20年左右出现,但现有对于病变的检测手段均存在较大局限。

阿尔茨海默症起病隐匿,且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因此早筛较难。贾龙飞介绍,目前腰穿取脑脊液和PET影像是两种主要的AD确诊方法。其中,腰穿取脑脊液为有创检查,且伴随副作用,患者接受度低。PET则需使用进口示踪剂,且价格不菲。

……(本文来自新闻原创付费网站“财新网”,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老年痴呆是阿兹海默症(AD)的俗称,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β淀粉样蛋白(Aβ)聚积和tau蛋白缠结是主流学界认可的两种假说。

  

AD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难题。据世卫组织估计,在年,痴呆性疾病造成的社会成本达到亿美元,AD则占此类病例全部的60%到70%。

中外学者发现阿尔茨海默症关键蛋白与脑卒中关联[-09-9]俗话说:“少怕歪,老怕摔。”我们除了要知道在老人摔倒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也要了解老人为什么会摔倒。很多人会说中风或者脑溢血。的确,打开百度,将“老人晕倒”和“中风”同时搜索,立马会弹出许多相关的新闻。那么,中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疾病呢?

  

人类第二大杀手——中风

  

中风,学名脑卒中(stroke)。我们常说的脑溢血是脑卒中的一类,学名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stroke,HS),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只占脑卒中发病的20%-30%。而脑卒中中最常见的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下图显示了其发病原因: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产生血栓,脱落后堵塞动脉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坏死。

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由结构带来的启迪[-04-5]

阿尔茨海默症又名老年痴呆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老年痴呆症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然而只有大约2%的病人真正前去就医。老年痴呆症目前无法治愈,患者却需要长久的医疗保障,所以我们急需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首先会表现出认知能力的逐渐尚失,最终死亡。从组织病理来看,该疾病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获得该病病人的大脑中有大量b-淀粉样蛋白肽(A-b)的产生,并聚合成纤维状沉积。

  

假设阿尔茨海默症淀粉样蛋白的大量聚合会引起大脑神经元的死亡,这种蛋白纤维具有神经毒性。更多的研究发现,A-b在体外可以自聚形成多种结构的纤维,那么这种多样的结构和阿尔茨海默症又是什么关系呢?在以往的A-b纤维结构研究中,A-b纤维都是在体外自发聚合产生的,其结构并不一定能代表病人脑内淀粉样蛋白聚合物的结构,那么在病人的大脑中A-b纤维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zlhl/12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