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岁的老人记忆力衰退,甚至忘记家人,生活不能自理,这让不少家庭很无力。据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塘厦居家养老社工调研数据显示,在该镇已接受认知障碍筛查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中有60%存在认知障碍。今年以来,东莞市塘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通过项目推介、网络众筹等形式,整合项目资金,针对脑退化长者制定“私人定制”式的个人照顾计划,并由“社工+护工+康复师+医护人员”形成的跨专业团队为长者提供认知训练、康复运动等服务。目前,东莞正阳社工在东莞不同镇街为失智长者提供“贴心”关爱服务,不少被服务的脑退化长者的生活状态有所改善。
正阳社工陪伴阿尔茨海默病长者加强认知训练
八旬老人获服务后生活质量提高
家住塘厦林村社区的林阿婆今年88岁,从年开始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是最早一批接受塘厦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之一。
林阿婆如今因患有中度的脑退化症,在自理能力上存在着不少障碍,家属担心其三餐、夜晚的安全问题,也聘请了保姆进行看护。
年8月的一天,正阳社工何瑜玲前往阿婆家进行日常家访,刚走到她家所在的巷口,就得知林阿婆又走丢了。邻居说阿婆已经走丢多次了。社工听后十分担心阿婆会不会有危险。在与中心、家属联系的过程中,一位看见过阿婆的邻居告诉社工,说刚刚看到阿婆在某某路口经过。社工赶过去的路上经过婆婆家,听到了附近人声嘈杂,一眼就看到林阿婆无助地站在那里,几个邻居围着七嘴八舌说阿婆是如何被一辆小汽车载回来的。社工走上前,轻轻握住了阿婆的手。阿婆显然已经不记得社工是谁了,但或许感受到了社工的担心与关心,她抓紧了社工的手小心翼翼地问:“你是带我回家的吗?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我当时鼻子一酸,明明这是她家门外的小巷口啊!”社工何瑜玲告诉记者,当时她不由得也握紧阿婆,并告诉她:“我带你回家。”
走到家门口,看到赵阿公时,林阿婆顿时松了口气,欣喜地告诉社工:“这是我老头阿。”虽然他们夫妻俩现在不住在一起了,但忘记了所有人的林阿婆却没有忘记陪了她几十年的老伴。阿公示意她坐下,不停地说:“回来就好!回家就好!”出乎意料的是,保姆对着阿婆一阵埋怨,阿婆委屈又害怕地重复着:“我错了,我不敢了,不敢了……”社工挡在阿婆面前,一边给保姆做解释引导,一边安抚两位老人家。
社工发现,近年来,长者患脑退化症的人数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由于人们对这类病认知较少,对患者也欠缺合适的照顾,于是在进一步地需求调查后开展“为脑退化长者助力”项目。年9月,“为脑退化长者助力”项目上线腾讯乐捐平台,顺利筹得项目善款。社工开始为林阿婆提供图册辨识、颜色分辨、相册辨识等形式为主的认知训练,并对照顾林阿婆的保姆进行培训引导。
“其实患脑退化的老人,很多事情慢慢就不会做了,你要像教小孩子那样,耐心地教会他们。”陈彩玲告诉记者,日积月累,在社工的引导下,保姆在照顾林阿婆时多了耐心和包容,老人的脑退化不会好转,但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专业团队提供“私人定制”照顾计划
据正阳社工陈彩玲介绍,像林阿婆这样的脑退化症老人,医学上也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患者记忆衰退、判断能力下降、社交困难等问题,甚至忘记家人、生活不能自理。早前,东莞正阳驻塘厦居家养老社工分批次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进行认知障碍程度的普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普查的首批共名长者中,有66名长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占普查人数的60%。
“部分家属对脑退化的认识较少或较为片面,以致在日常照料长者的过程中,因长者的‘异常行为’是病因所致而苛责长者,致使长者在日常面临着走失、饮食无规律、受到家属苛责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长者的健康生活,又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陈彩玲称。
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塘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工便开始尝试开展“为脑退化长者助力”项目。今年以来,项目通过个案照顾模式,针对脑退化长者进行“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由“社工+护工+康复师+医护人员”形成的跨专业团队,分不同阶段为长者提供认知训练、康复运动、延智训练、医疗保健等服务。同时,为照顾者提供情绪疏导、照顾技巧培训等支援服务,项目还通过网络众筹等方式,筹得项目善款。
从今年5月起,正阳社工分阶段针对塘厦全镇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进行认知障碍程度的普查,并对19个社区开展居民脑退化认识程度的抽样调查。同时,联动塘厦镇莆心湖社区社工中心,成立脑退化专项工作小组,以莆心湖社区为脑退化项目服务试点社区,针对莆心湖社区长者居民进行认知障碍的普查,并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居民脑退化认识程度的问卷调查。
据正阳社工陈彩玲介绍,项目运作至今,共为长者提供集中的医疗服务、认知训练、延智训练、专项志愿探访等13场次,累计服务人次;由社工、护工、康复师入户为长者提供认知训练,通过个别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