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流传千年的民间美食,腐乳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不论是做小菜还是当配料使用,它都非常美味~但因为腐乳是发酵腌制食物,且名称中带了不太好听的“腐”字,所以民间有很多关于腐乳的传言,事实是怎样的呢?
常吃腐乳会致癌吗?
确实,腐败食物是肝癌等癌症的高风险因素,因为腐败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和亚硝胺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但这些物质也存在于腐乳中吗?
腐乳的加工过程是:黄豆做的豆腐→豆腐上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其中,豆腐上长毛霉这一流程是以毛霉菌为主(不在世卫组织发布的致癌物质清单中),也包括酵母菌等少量经过严选的有益食用菌,它们会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出来,或增加氨基酸、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不会产生毒素的。
所以,只要正确食用腐乳,不用担心致癌问题。
一块腐乳12克盐?
网上有说法称“一块腐乳等于12克盐”,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从上面腐乳的制作流程也能看出,腐乳不是简单的豆腐加盐研制而成,而是传统的发酵技术酿制,这个过程中加入适量食盐,一方面是防治变质,另一方面是发酵技术所需。
常见的一块腐乳约为10克,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记载:每克不同风味的腐乳(白方、青方、红方)钠的含量分别是毫克,毫克、毫克,而人体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为6克(每克盐含钠毫克),所以每天吃一块腐乳(约10克)是完全没问题的。
吃腐乳的好处
腐乳被称为“中国奶酪”,制作过程不仅几乎无损大豆的营养,让蛋白质含量更高,反而还产生了多种美味健康的醇、酯、有机酸与氨基酸,正确食用对身体大有益处。
1、降低血脂
以红方为例,也就是红色腐乳,表面的红色物质叫红曲,是纯天然的血脂清道夫。腐乳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白血病,具有抗肿瘤效应。
2、降低胆固醇
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腐乳中的蛋白质利用率会高一些,且它本身不含胆固醇,所以腐乳中的一些蛋白质疏水性成分能与胆酸结合,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吸收和胆酸的再吸收。
3、预防老年痴呆和贫血
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族和氨基酸物质,如:每克的腐乳中大概含有10微克的维生素B12。经常吃些腐乳有预防恶性贫血和老年性痴呆的功效。
此外,腐乳还具有防治骨质疏松、预防冠心病等益处。
正确食用腐乳
再好的东西都要适量,哪怕腐乳的含盐量不像网传的那么夸张,但也架不住你大量吃、天天吃,所以,要懂得适可而止。
腐乳毕竟是微生物发酵食品,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否则可能导致本身存在的微生物进一步变质,平常吃时要用干净的筷子或叉勺夹取,吃不完要及时拧紧瓶盖冰箱冷藏,而不是用酒、香油、白醋等保存,这样做极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腐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