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遭遇丈夫背叛;为平复离婚伤痛,沉迷电脑游戏,结果患上重度抑郁……最终,帮她走出人生困境的是一辆山地自行车:骑行十几国活出自我。这是64岁的李冬菊的故事,在网上传开后打动了许多人。其实,还有不少老年人,他们走出生活困境的努力,也都是照亮人心的一道光。
骑行8年享受自由和充实
“我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才知道婚姻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年7月,48岁的李冬菊和丈夫离婚。
李冬菊是河南郑州人,44岁那年从厂里内退,持续20多年的婚姻也突然生变。发现丈夫出轨并离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冬菊无法走出伤痛,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儿子担心她的精神状态,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重度抑郁,还有轻度老年痴呆的症状。李冬菊一边吃药治疗,一边买了心理学方面的书自学疏导技巧。而真正的转机发生在年,“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一群人穿着骑行服飞驰,两眼放光”。儿子给李冬菊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因为这辆车,李冬菊感受到了骑行的快乐。
李冬菊骑行跑遍了郑州后,有了骑长途的想法。年,她实现了骑行西藏的梦想。这时,她试着停了抗抑郁的药,而心情还是很舒畅。“一提到骑行,我的心就能飞出去好远好远,压根没工夫回想以前那些伤心事。”之后几年,李冬菊几乎骑行了半个中国。年后,李冬菊选择出国骑行,东南亚、欧洲、大洋洲……“骑行8年让我独立很多,让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充实。”李冬菊说,疫情这三年没法出远门,但她仍期待将来能把全世界想去的地方都走一遍。
成立“博爱之家”自救救人
比起李冬菊的婚姻变故,广西柳州65岁的冯朝红的遭遇更令人痛心。年10月,冯朝红正值壮年的独生子因意外去世。仅76天后,丈夫脑出血晕倒后成了植物人,在病榻躺了两年半后撒手人寰。一再遭受打击,冯朝红几乎崩溃。
一天,冯朝红突然想到: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多少人和自己一样,在失独之痛中孤苦伶仃?很快,她在网上找到了失独家庭的群组。怀着自救救人的意愿,冯朝红调整了生活目标:为自己、为失独老人做些什么。年4月,冯朝红出资3万元注册成立广西博爱特殊空巢老人服务中心。从此,她的家就成了“博爱之家”,经常组织徒步、爬山等活动,还组成文艺队表演歌舞。经过一段时间抱团取暖,“博爱之家”参与者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他们在网上筹集善款,帮助其他身处困境的失独老人。几年来的救助活动,让冯朝红花掉了不少积蓄,但也让她获得了巨大的心灵安慰和成就感。
面对挫折要做到“三点”
生活不会总是风平浪静。“对于变化,我们要善于接受、适应。”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认为,面对晚年挫折,老年人需要完成适应性任务。第一,意识到并接受自身身体和精神状况的变化,因为接纳是改变的前提。第二,遇到挫折后,重新界定自己的生活范围、生活目标,同时放弃某些角色和责任。第三,改变自我评价的维度。比如,除了金钱,家庭和睦、亲密关系、快乐程度、健康程度等都可以是评价标准之一。
医院心理精神科教授袁永贵也表示,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调整认知是最为重要的,“很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都是因为想不通”。此外,袁永贵建议老年人适当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注重培养心理韧性,这样才能更顺利地走出阴影,享受更丰富美好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