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一篇引起业内震动的调查报道,文章揭露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的一篇重磅论文涉嫌造假;而这篇发表于年、引用次数高达近次的论文,曾被外界长期解读为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奠基性”的研究。
这座被学术不端的学者精心设计的“海市蜃楼”,是否影响了十余年来的临床、学界研究和药物研发?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前景又将如何?
这篇名为《大脑中特定的β淀粉样蛋白会损害记忆力》的论文于年发表于顶尖期刊《自然》上,第一作者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西尔万·莱斯内,他宣称在实验鼠的大脑中首次发现并分离出了一种aβ淀粉样蛋白亚型——aβ*56寡聚物,并认为这种物质可能致使年轻的实验鼠痴呆,以此说明aβ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为“β淀粉样蛋白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自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