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洲的办公医院病房楼的二层,不大的房间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装修,甚至有些简陋,只有办公桌上堆放着的大量资料显示了办公室主人专家学者的身份。作为我国中医药界第一位长江学者,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一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的带头人,田金洲每天就是在这里学习、工作、思考,制定团队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田金洲近在身边却被忽略的世界性难解疾病和田金洲聊天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他坦诚、率性,充满智慧和正能量,他并没有一上来就满口的专业术语,而是分享了一条不久前在电视上播放的关爱老人的公益广告——退休后的老人记忆力严重的衰退,忘记了刚才做过的事,忘记了家门在哪,甚至已经认不出回家来看他的儿子。两个人在餐馆里吃饭,什么都不记得的老人最后却还知道偷偷藏起剩下的几个饺子,因为这是儿子从小就最爱吃的。父爱如山,情节催人泪下,这种类似的情景几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有遇到,因而唤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但是田金洲从专业的医疗工作者角度指出,广告中的父亲记忆退化、性情改变并不完全是年龄大了所致,而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AD),也就是俗称的老年性痴呆。就像广告片中描述的那样,这种脑部疾病,会造成脑部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功能。由于脑部神经细胞负责学习、记忆及行动,造成病人逐渐降低心智功能,最后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这种病临床症状有几个特征,例如记忆力丧失,缺乏方向感、易走失,失语及失用,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丧失,进而与人沟通有问题,无法处理日常生活,有的会有攻击性行为、躁动不安、多话、多吃等。随着时间越长,阿尔茨海默病人最终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会丧失,如刷牙、穿衣及洗澡等。田金洲深切体会到患者以及家属的痛苦,因为与广告片中类似的剧情就发生在他的身上。在研究生求学期间,母亲由于中风而导致记忆力受损,有时忘记回家的路,却在内心深处保留着对儿子的牵挂。孝心赤诚的田金洲为了救治母亲,毅然从呼吸热病科的学习转为对神经病学的研究。医者父母心,也为了天下的父母。田金洲从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病防治研究已30年,海外留学8年后又归国,他是第一个把我国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学者,组建了教育部唯一以阿尔茨海默病命名的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并且他的成果在年的华盛顿老年痴呆国际预防会议上,从全世界范围内提交的篇论文中脱颖而出,成为那次会议由科学委员会评选出的给阿尔茨海默病带来创新的5种新疗法之一。田金洲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但是令他有些无奈的是,目前国人对于痴呆症的认知还比较低,不像高血压、心脏病等广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