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茶聊小小说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18885.html

茶聊(小小说)

文/孙艳(笔名:一念缘深)

前言: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广州的茶客以退休老人居多,通常几个老伙计相约,每天清早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饮茶,点上一两盅点心,喝着小茶,其乐融融。一场茶事,述说着人生百态。

广州的某一个中档小区,住着老吴头女儿一家和老吴头。老吴头,今年70有余,他随二女儿入户深圳,但他更喜欢和大女儿一家住在广州。为啥?广州这边老头、老太太多,大家经常聚在一起饮茶,相互吹捧,聊天。天南地北,家事、国事,天下事,事无大小一顿海聊。比如,聊哪家的儿子有出息,哪家有个恶媳妇、哪家有个乖孙子、哪里哪里的菜便宜、哪里的营养保健品效果好、冬奥会中国获得多少枚金牌等等,他们给这种饮茶聚会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智囊团"。

老吴头长着一张国字脸,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他的"丰功伟绩"。老吴头曾经神秘地说过他是某位大人物的秘书,扛过枪,打过仗。脸上的一道浅褐色的5厘米的疤痕,就是他历史的光荣见证。老吴头一双眼睛深凹,眼神如鹰般凌厉。"智囊团"的伙计们说,他鬼点子多,眼珠一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而他那颗光溜溜的脑袋,闪闪发光,汇聚着"快乐的源泉"。"智囊团"伙计们送老吴头一个雅号一一"智多星"。

老吴头这辈子生活得很滋润,前半生,跟着领导打江山,后半生享受晚年幸福生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没有儿子。想当初,为了生个儿子,他可是牟足了劲,或许是他媳妇基因太强大,前两胎全是丫头片子。为了表达他强烈想要儿子的决心,老吴头在他媳妇怀第三胎的时候,特地提前给肚中的孩子取名为"倩男",小名"招弟"。或许是他诚意不够,总之,他最终生的全是丫头片子。老吴头懊恼不已,感觉自己在朋友面前说话都没什么底气。到老吴头40岁的时候,他终于想通了,听天由命呗。五个丫头就五个丫头,到时给丫头招一个入赘女婿,权当继承香火了。

"智囊团"里还有一位老于头。他是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人,老实本分,中等身材身型偏瘦,他比老吴头小五岁。和老吴头不同的是,老于头生的全是儿子,一生就三个仔。三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成家之后,三个儿子相继搬出去单独立户。老于头的媳妇,前几年因病走了,偌大的房子,剩下老于头一个人,住在宽敞的房子里,老于头经常感到生活的枯燥和孤独。“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丧偶,真的是特别悲哀的一件事情。儿女再孝顺,都不如老伴来得贴心。

好在老于头很快找到了组织一一"智囊团",和伙计们在一起,他觉得时间也没有那么难熬了。某一天在广州酒家喝早茶的时候,他心血来潮把他的现状和"智囊团"说了,伙计们十分高兴为他出谋划策,教他与子女斗智斗勇,各种计谋让人哭笑不得,最后意见统一,让他去三个儿子家轮流住,大伙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一来可以缓解他的孤独,有家人照应;二来对儿子们来说都公平,不占谁家的便宜,惹人闲。老于头便给三个儿子打电话,叫他们周末回家来吃饭有事情商量。

八月的广州,如蒸笼般炎热。这几天天气比往日更炎热了几分。早上8:30,"智囊团"的四个人再次聚在了一起,还是老本营广州酒家。照例每个人点了几样点心,开始今天的唠嗑。随着茶壶的水"扑扑扑"地冒气儿,老于头提起茶壶,开始洗茶,再烫杯,之后再在每个人的青花茶杯中注入茶水。翠绿色的茶汤让人心旷神怡,有立刻饮茶的冲动,清新的茶香,瞬间在空气中散发开来。

老吴头、老王、老赵,端起茶盏嘬了一口,只夸"好茶。"老于头也饮了一口茶,放下茶盏,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眉头也微微皱起来。

"怎么啦?老于头?"

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老吴头感觉老于头今天情绪不佳。

"也没啥"老于头欲言又止,眉头似乎拧得更紧了,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老于头,没事,说出来,哪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看看伙计们能不能帮上你。"

一看就是心事重重,有事纠结。于是,老吴头鼓励他说出来,老王、老赵也附和说"是啊,是啊。"

似是下定了决心,老于头端起青花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抬起头望着老吴头,说道:

"上周我叫三个儿子回家,说想去三家轮流住"

"怎么样?"

老于头话还没说完,老王瞪着一双牛眼睛,插嘴问道。

""

老吴头"咳"了一声,眼神示意老王别打断老于头,老王一幅"错了"的神情,左手轻拍了两下嘴巴,闭口不言。

"老大说,他家房子小,沒多余的房间,我住自己的房子还舒服些。"

老于头低垂着头,眼眶肉眼可见地红了。坐在老于头身旁的老赵贴心地拍拍老于头的背,用行动安抚他。

老于头接着说道:

"老二说,他家养了宠物狗,担心狗会影响到我休息,建议我住自己家。"

老于头的手微微颤抖着,一双浑浊的眼睛里充盈着泪水,那份委屈让人心疼。

"他妈的,这什么狗屁事!人不如狗!哪个人不会老,这样做天都不会容他!"

脾气暴躁的老王实在听不下去了,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青花茶杯的茶水溢了出来,他慌忙扯一块抹布把水擦干。

老吴头一脸同情地看着老于头,给老于头递过去一张餐巾纸。老于头接过,胡乱擦了把眼泪,老赵则继续轻拍老于头的背给他顺气。

"老三媳妇说他们经常不在家也照顾不了我,住他家没意义。"

老于头哽咽地把话说完,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他的眼睫上闪着泪珠,在透过窗户投射过来的阳光下,愈发显得泪珠闪亮,刺痛了在场几个人的心。

就像老王说的,谁都有老去的一天,年轻时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孩子的身上。到了晚年,孩子就是父母的依靠和希望。可现实生活中,三个儿子对老于头推三阻四的做法让他寒了心。养儿防老,到最后竟然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一时间除了老于头的抽泣声外,其他三个人都没再发出声音,空气中流淌着茶香,也流淌着悲伤。

人到老年,才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百川归海,什么叫万物归一。就希望晚年,儿孙满堂,老伴相濡以沫。

茶壶里的水沸腾着,"扑扑扑"地冒着热气儿。老吴头提起茶壶,往茶具里注入开水,再把每个人的茶杯中注入茶水,茶香扑入鼻翼。

老吴头抿了一口茶,望向处于悲伤情绪的老于头,又看下老赵、老王,缓缓开口道:

"老于头说的这件事,你们有什么好建议?"

话音刚落,老王便抢先说道:

"怎么办?当然不能便宜那三个不孝子!老于头,他们不想为你养老,简单!他们要不出钱,要不出力。不出力,就拿钱来!每人按一年一万折算,从出生到18岁成年,一人收18万,三人你也有54万,拿着这钱,请个保姆,陪你唠唠嗑,做做饭,多舒坦,总比一个人生活好。"

老王一边说,一边使劲地摇着纸扇,似乎感觉摇扇子还不解暑,他索性放下纸扇,端起茶杯,一口饮尽。

"怎么样?这个建议还行吧?"

老王为自己的"足智多谋"而洋洋得意,他瞟了一眼老吴头,挑了一下眉。

老于头感激地点点头,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滴,无力地说道:

"好是好,只是"

"只是什么?"

老王瞪着一双眼睛望着老于头,似乎不能理解他这么好的建议为什么还有"只是"。

一旁的老吴头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袋,这是他标志性的动作,他接过话来说道:

"老于头人实诚,肯定开不了这个口,再说他从未开口向他儿子要过钱,还总是补贴他们家用。"

闻言,老于头点点头,叹口气,

"是呀,我一个孤老头子,用不了多少钱,儿子们生活也不易,再说水往下流,家和万事兴。"

说完老于头向老吴头投去感激的一瞥。

"老于头,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心软。你把你儿子养大,你的义务已经尽完了!养儿为了什么?防老啊!你看你家那三个不孝子,榨干了你,你的利用价值没了,就不管你了,这是人做的事吗?听我的不错,要保护自己的权益!找他们要钱,他们不给,你就告他们去。"

老王义愤填膺地说着,额上的青筋暴起。

这不是火上浇油嘛,老赵心内腹诽。

"老王,老王",老赵连忙叫住了老王,也担心他过分生气引发血压高。

老王瘪瘪嘴,终于闭上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巴。

寒心啊!老于头瞬间想起他当年为了把三个孩子抚养成材,拼命工作,对自己省了又省,抠了又抠,还被同事送个"老抠"的外号。能穿块钱的衣服,绝不穿块钱的;能省一餐饭便省一餐饭;能多打一份工就多打一份工,可对孩子们呢?给他们上的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培训班。他曾几何时欣慰地看到儿子们长大有出息了,有自己的家了!他甚至为自己无力再为儿子们分担而自责!可是现实怎么样呢?当他提出轮流住儿子家时,竟然遭到了反对!这难道就是他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吗?为什么会这样!

老于头陷入不能自拔的纠结中,他越想越委屈,眼眶又红了。

在场的三个人也陷入沉默中,老于头的遭遇不是个例,现实生活中他们身边确实很多这样的例子,碰到儿女孝顺的,老人养老有保障,碰到不孝顺的,那是老人的悲哀。

适时服务员端上了点心,四人执筷便开始吃起来。

广州酒家的早茶名不虚传,有人说唯读书与美食不可辜负。读不读书,辜不辜负暂且不论,但美食是一定不能辜负的。据说美食能治愈人的心灵。人生得意须尽欢,胡吃海喝需尽兴。这不,四个人在餐桌上已吃得酣畅淋漓,眉飞色舞,刚才不悦的气氛似乎消失殆尽。

吃到9:30,老吴头放在桌上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老吴头拿起手机眯着眼看了一眼,立刻按下通话键:

"喂"了一声,随即一抹笑容爬上他的脸庞。

"好好,知道了周六8:30集合大亚湾两日游好好好,我一定去挂了哈。"

老吴头按下通话结束键,把电话放回原处,脸上的笑意更浓。

"啧啧,智多星,你又要去旅游啊?"

老王一幅八卦在线的样子,他摇了摇纸扇,撇撇嘴,望向老吴头。

老吴头满脸笑容,像是中了彩票一样,他笑着回道:

"是我家老三打来的,她给我报了两日游的团,去大亚湾玩两天。"

"啧啧,智多星,我们四个人中就你潇洒啊,今天这里旅游,明天那里旅游,你真是好福气,你家五朵金花你真没白疼!"

老王摇着扇子,摇头晃脑,羡慕得不得了。

"我家那几个孩子还真是没让我操过心,她们总是对我说:老爸,你只负责吃喝玩乐把身体养好,其他的不用操心了。"

说这番话时,老吴头额上的皱纹像是被风扫过一样,跳着舞。

老赵、老王、老于头都点头称赞老吴头家里的女儿孝顺懂事。

一丝难过再次涌上老于头的眼眸。是啊,别人家的孩子多体贴父母啊,相比下,自己的儿子,无言以对,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老吴头觉察到了老于头的情绪,他向老赵使了个眼色,老赵又去轻拍了一下老于头的背。

"来来来,吃凤爪!广州酒家的皇豉椒凤爪很有名,Q弹爽口。"

老吴头边招呼,边用公筷给老于头夹了一只凤爪过去,老于头点头致谢。

早茶喝到十一点,四人才告辞回家。

老于头走在路上,心里闷闷的。忽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他拿出电话,眯起眼,看到是三儿子于鹏打来的电话。于鹏在

"爸,您在哪?"

老于头闷闷地答道:

"在外面,还有十几分钟到家。"

"爸,我先给您道个歉哈。周末那个事情,让您受委屈了,我会好好和阿兰说的,再给我一些时间哈。我只要有时间,会带韵儿去看您的。您保重身体哈,疫情期间,还是少外出,出门戴口罩。"

老于头点点头,鼻头一酸,眼泪又差点掉下来。平心而论,他的三儿子于鹏对他还是不错的。他性格温顺,只是娶了个比较强势的媳妇,什么都听媳妇的。儿大不由爹,周日的事情,他知道是儿媳阿兰从中阻拦,他不怪于鹏,性格生定了,三十年养成的性格要改何谈容易。

想到此,老于头对电话那头,温声说道:

"鹏儿,爸心里有数。"

"爸,谢谢您。我还想请你帮个忙可以吗?今天我和阿兰都要加班,你下午4:30能去学校接一下韵儿吗?"于鹏在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地说道。

"没问题,下午4:30接韵儿,对不?我4:10到。"

被儿子需要证明他还是有价值的,老于头刚才郁闷的情绪一扫而光。他已经有几天没有见到韵儿了,这小乖孙可是他的心头肉,小小年纪乖巧懂事,孝敬长辈。想到还有几小时就能见到小乖孙,他不由得开心起来。

电话那头甚至听得到自己爸爸浅浅的笑声,于鹏心内一阵轻松,寒暄了几句便挂掉了电话。

下午4:10,老于头准时到了学校门口。4:30放学时间,老于头看到远处一个小小的身影向他跑来,大声叫着:

"爷爷!爷爷!"

老于头心内一喜,迈开大步向前走去,摇着右手叫道:

"韵儿,慢点跑,爷爷等你。"

快到跟前,韵儿向前一扑,老于头稳稳接住他,抱起来,又把韵儿放在背上。

"爷爷,放我下来,韵儿会压到爷爷的。"

"没事,韵儿,爷爷背得动!"

"爷爷,韵儿想去你家玩,可不可以?"

韵儿仰起脸问道。那脆生生的声音,听在老于头的耳朵里,像是钢琴弹奏的乐曲般动听。

"今天不行,爷爷今天送你回家,给你做饭吃好不好?"

老于头温声征求韵儿的意见。

"全都听爷爷的,韵儿最喜欢爷爷了。"

韵儿稚气的声音软乎乎地打在老于头的耳膜上,他的心都要化成一滩水。

"爷爷,您放韵儿下来吧。"

老于头把韵儿放下来,韵儿牵起爷爷的手,两人向前走去。

"韵儿为什么最喜欢爷爷啊?"老于头笑眯眯地问道。

"因为爷爷给了我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所以韵儿最喜欢爷爷!"

韵儿眨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笑着说道。

"我的乖孙!"

老于头一把把韵儿搂进怀里,抹了一下眼角即将滴落的眼泪。

聪明的韵儿发现了,他晃了晃老于头的手臂,说道:

"爷爷,别难过!韵儿长大以后会养您的!每天给您一千块,您每天数钱好不好?"

老于头微笑地点点头,一滴眼泪滴到地上,很快融入地面不见了。

"爸爸叫我要孝敬爷爷,我听爸爸的话,我也会叫妈妈听爷爷的话,妈妈要不听爷爷的话,我就不听她的话!"

"你真是爷爷的乖宝贝!韵儿还是要听妈妈的话的,知道吗?"老于头爱怜地摸了摸韵儿的头。

广州八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前半月晴空万,酷热无比,这几天天公作美,接连下了几场雨,雨过天晴,天边挂着一道七彩的彩虹,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这天,"智囊团"又聚会了,地点依然是广州酒家。

落座后,老于头主动承担起泡茶的工作。

老王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对老吴头、老赵努努嘴,故意睁大一对牛眼睛,说道:

"老于头,快交代,有什么新情况?"

说着作势要用纸扇去敲老于头的头。

"别闹,我正泡茶呢。"

老于头嘴上说着,却掩饰不住嘴角上扬。

老吴头摸着自己光溜溜的脑袋,用手指敲了敲,忽然仰起头,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来老于头纠结的问题解决了,对不对?"

老于头给每个人的茶杯中注入单丛茶,没说话,眼睛看下老吴头,又看下老王,再看下老赵。

"说话,卖啥关子!"

老王实在受不了老于头的故弄玄虚,做势又要用纸扇敲打老于头。

老于头假意躲闪,然后慢悠悠地说道:

"我三儿子一家欢迎我去和他们一起住!"

"哈~"

老王夸张地张大嘴巴,做出一幅不可置信的表情。

老吴头和老赵在空中交换了下眼神,一副了然于心的神情。老吴头脸上随即浮现一幅洋洋得意的表情,习惯性地又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袋。

"快说!快说!你三儿子一家怎么转性了?"

老王一幅刨根问底的神态。

于是在茶香中,在老伙计三双求知若渴眼神的注视下,老于头讲了事情的经过。

"牛逼呀,老于头!你的乖孙!"

老王夸张地翘起大拇指,着实替老于头高兴。

"可不是嘛,他向他外婆告状说他妈妈不孝敬我,不让我住他家,他外婆把她妈妈骂了一顿,从那之后我三媳妇对我就好多了。"

老于头得意地说道。

这时,老吴头抬手又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袋后,放下手,眯起眼睛说道:

"我们老了,一方面要依仗儿女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儿女分忧。为儿女分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健康了就给儿女减少很多麻烦。哥几个,赞成不?"

老王、老赵、老于头点头称是。老赵清了清嗓子,说道:

"为了防止老年痴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多动一动,比如做家务也是一种运动,尽可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回来有口热饭吃。"

"老赵所言甚是。"老王用纸扇敲了敲手,说道。

这时,服务员端上点心,一场不容辜负的美食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父母渐渐老去,他们已失去强壮的身体,记忆力也慢慢衰退,他们没有了往昔旺盛的精力,在你事业有成时,请不要说你工作有多忙,事业有多重要,因为你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不要等到:子欲孝亲不在时,才后悔不已。

人生如茶,静心以待。唯有认清本质,不忘初心,在品茗中,品味众生百态。

一一END一一

备注: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由图库提供免费正版图片,在此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49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