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首个元宇宙认知健康对话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本文偏专业,详阅须时10分钟,建议收藏。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人民康养作为全程推广传播平台的“认知健康对话会”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和人民康养元宇宙会场同步举行,与会嘉宾以“认知健康领域的中国方案”为主题展开交流,并探讨中国原创医药如何走向全球。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元宇宙认知健康对话会,作为中国认知健康领域专业论坛,两大会场仅对名专业人士开放,部分科普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向百万观众转播。

图:元宇宙会场举办“认知健康对话会”

伴随着全球老龄化发展,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老年痴呆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发病呈迅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每年新增认知障碍病例约万人。中国现有2.67亿老年人,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超过万,数量居全球第一且持续增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照护负担。早防早治,提高全民认知健康水平刻不容缓。《“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内容,并指出要实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制定《国家应对老年痴呆行动计划》。

为深入探讨中国版应对方案,主办方将认知健康对话会定义为中国认知健康领域专业论坛,围绕什么是认知障碍,社会如何为老年人精神健康创造条件,中国原创药如何获得国际认可,如何以整体观理解疾病和治疗、肠道菌群和脑肠轴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哪些作用等防治新理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高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王华丽,北医院脑病一科主任陈志刚,医院干部诊疗科主任李雪梅,汕头大医院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主任何文贞,绿谷医药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金河展开对话,人民康养智库秘书长李贤娜担任主持人。

图:人民日报社现场连线“认知健康对话会”

什么是认知健康?如何理解认知障碍疾病?

关于如何定义“认知健康”?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老年脑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占军接受人民康养专访时给出了他的定义:“认知,从学术角度定义为个体感知事物、获得知识并对其作出理解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被运用在生活方方面面,比如记忆、思考、学习等,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认知健康,表现在我们如何维持着良好记忆、思考和学习能力。维持自身认知能力在良好水平就可以称为认知健康。”

关于如何厘清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认知障碍三者之间的关系,高晶在对话会上给出她的解释,“认知障碍,是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症状。但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认知障碍,就说他是老年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人血糖过高或过低,严重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代谢异常、血氨过高或各种感染都可能引起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相对最常见的一种。老年痴呆还有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类型的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有更复杂类型的痴呆,这些痴呆经常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关于中医如何理解老年痴呆,陈志刚在对话会上表示,“老年痴呆核心的病机是脑髓空、脑髓消,现代医学叫脑萎缩。中风相关的痴呆可能跟痰瘀火浊毒的阻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中医认为大脑疾病跟五脏相关,跟心脾肾关系更密切。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所聚居在脑,那么脑髓脑神病变则五脏紊乱。肾藏精主骨生髓,髓海不足则脑髓空,就出现脑萎缩这类疾病。脾主运化,运化不好会湿停灼生,痰瘀互阻,上蒙上阻脑窍,就会出现神思不聚、记忆力减退的脑窍病变。”

图:“认知健康对话”元宇宙会场

如何从整体观、脑肠轴角度理解认知障碍疾病防治?

年12月,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作用机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GV-正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陈志刚认为,“GV-主要是基于脑肠轴理论,肠道菌群紊乱以后出现炎症影响到脑功能、脑损伤。脑肠轴是一个现代的认识,现在研究发现脑肠轴尤其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反过来影响脑功能,甚至引起痴呆。中医认为脾虚以后灼生湿生痰生,这是脑肠轴紊乱的中医阐释。中医通过益气健脾、化湿解毒、利湿开窍这些方法治疗脑功能紊乱,包括痴呆。脑肠轴这种现代理论跟中医的传统脏腑理论,尤其跟脾、肠的运化不谋而合。GV-是海藻的提取物,《中国药典》记载的昆布有长久应用历史,它的化湿、解毒、利浊、通瘀作用可以治疗中风病。”

对话会上,绿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谷)作为GV-研发生产企业获主办方邀约参会。绿谷首席执行官李金河在会上介绍了如何从整体观、身心一体和脑肠轴的角度去理解老年痴呆疾病,“公司从创建之初即秉承整体观的理念解决健康问题,通过现代科技把东方智慧发扬光大。阿尔茨海默病是病程漫长、病理机制复杂的疾病,它可能涉及全身系统,治疗上不能只见疾病不见人,只针对单一靶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理论突破和转变治疗理念,采取整体观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李金河向与会者阐述了脑肠轴理论,“在大脑-胃肠道-胃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关联,被称为脑肠轴。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很多精神神经疾病相关,全球范围内相关领域研究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从脑肠轴的角度展开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我们研发团队通过GV-作用机制研究发现,GV-在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中重塑肠道菌群平衡进而降低神经炎症,改善认知功能,第一次验证了干预脑肠轴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这一研究论文从年发表至今已被引用多次。”

精神、认知、身心一体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及精神神经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精神疾病。关于如何分辨精神、认知、身心一体三者的关系。张占军在接受人民康养专访时表示,从广义角度讲,某些概念中精神健康的范畴包括认知健康,比如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最新推出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就包括认知障碍相关的章节。“但是,认知障碍的症状和精神障碍的症状存在显著差异,并不等同,他们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影响。”

张占军表示,认知健康表现在如何维持着良好记忆、思考和学习能力,而精神健康更侧重于良好的情感表达和社会功能,比如如何应对压力、与人交往等。“认知健康的破坏会严重影响精神健康,某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表现出极度的冷漠或者躁狂,甚至于还会产生幻觉、妄想、谵妄等症状;同样,精神健康的缺失也影响着认知状态,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认知能力的显著下降。认知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相互影响机制涉及到生物基础、神经功能以及社会环境、个体习惯等,有待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会上进一步探讨了精神心理疾病与身体的关系。王华丽认为,情绪和躯体健康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抑郁、焦虑情绪会增加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另一方面,躯体健康状况不好会增加抑郁、焦虑情绪;而且抑郁情绪、缺乏社会交往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风险,情绪和认知功能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如果躯体健康状况不稳定,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都有可能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直接影响大脑的健康状况。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体、心理、社会环境一体’的健康定义对促进脑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陈志刚从中医角度指出,“中医对很多的慢病都是从形神一体整体观的角度来认识这个疾病。“精神心理疾病从心身一体中医药形神一体来讲,它是整体性疾病,因为神病可以影响形病,糖尿病也好肿瘤也好,它是形病为主,但是它也会有一定神病的继发性焦虑、抑郁的问题。中医从五脏内调,调五脏的功能可以有效治疗焦虑、抑郁、自闭症等精神系列疾病。”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认知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王华丽进一步建议,开展整合型社会化管理的老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积极促进脑健康,“在社区建设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站,以老人为中心,通过医生、护士、社工、社会志愿者以及心理工作者,不同专业人员互相协作,为老人提供适合于他个人的健康需求的心理社会服务。我们在试点社区做过探索,发现社区老人不仅主观体验越来越愉快,通过量表评估发现他们的认知表现也有一定程度提升,说明社会干预是可以取得比较积极的健康效果。”王华丽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对一个人的健康影响非常重要。“已经有研究发现参与社会活动、拥有较长的社会网络有可能降低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社会网络越丰富,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就保持得更好,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很有效的缓解孤独和精神痛苦体验。”

对此,高晶也补充说明,“社会环境和社会支持对于老年健康特别重要。有人50岁或55岁就退休,有的人60岁、65岁退休仍精力旺盛,他们离开职场的时候都有很强的失落感,这个时候社会支持特别重要。我们主张这些老人生活内容要丰富,去旅游、去参加文艺活动、去上老年大学、去做义工或在职场贡献余热,社会要给老人创造丰富生活内容、生活环境的条件。对于痴呆的老人,他需要的社会帮助非常大。”

如何理解和落实国家防治老年痴呆“双80目标”?

为了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确定试点地区到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以期缓解因老年认知障碍相关疾病带来的社会负担。对此,王华丽在对话会上肯定了该目标的意义,“双80目标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从公共卫生的视角重视痴呆的早期试点,提出了应对策略,而且也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健康素养的提升和早识别、早诊治的工作建议,提高了群众意识,能够让那些一直没有得到及时诊治的患者更早获得科学的全程管理和规范的照护服务。国内现在很多学术团体、专家学者在开展科普宣教方面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例如每年阿尔茨海默病敬老月、老年健康周、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各地都会有多样化健康科普宣传。越来越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或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时候增加认知障碍初筛内容,简单几个问题来粗略了解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对疑似认知改变的老人,会建议他们做进一步规范筛查,医院的记忆门诊。”

医院层面如何加强老年痴呆防治宣教工作,“老年痴呆顾名思义首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年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病率日益增多,让每位来到诊区的患者和陪诊者能更多了解痴呆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需要早识别、早就诊、早干预。我们分诊护士会在开诊前半小时进行宣教,也会制作相关视频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5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