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智澎湃在线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以下简称AD),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是全世界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预计至年,我国患病人数将超万。

AD特征:

1.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获得性知识丧失,直至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完全丧失。

2.发病隐匿,从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从发病前15-20年就开始出现病理生理变化)。

虽然目前其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但AD的诊疗应遵循早期、全面、规范、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面对AD,家属能做些什么呢?

01

首先,了解AD发病的危险因素:AD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见表1),家属对AD危险因素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患的早期就诊,并针对可控因素早期干预。

表1:AD发病的危险因素(*地中海饮食即主要摄入鱼、水果蔬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适度饮用红酒、较少食用红肉。)

02

其次,了解AD治疗的相关药物:

目前,AD尚不能被治愈,药物治疗仅能延缓病程发展、缓解症状。在众多AD患者中约有60%的患者因治疗效果不明显擅自停药,20%左右的患者因认为长期服药不利于身体健康而停药或间断服药,家属帮助患者规律用药,可对AD患者居家用药产生正面影响。

AD的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的改善认知的代表药物有多奈哌齐、美金刚等(见表2);其余药物如卡巴拉汀分口服剂和外用贴剂,口服制剂的日剂量大于6mg时临床疗良好,但高剂量时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增加(胃肠道不适),透皮贴剂则更加方便使用;加兰他敏服用时应整片服用、勿掰开或嚼碎。首个靶向脑-肠轴药物甘露特钠可用于轻度至中度AD,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表2:AD常用药物

AD的非药物治疗

由于AD患者常伴有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尤为重要,如环境治疗、音乐治疗、感官刺激治疗、行为干预等;同时一些专科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也有一定的使用,这类药物在服用时,家属应予以照看,谨遵医嘱服用,切勿随意增减药量、勿随意停药、勿将药品交由患者单独保管。

AD患者的照顾者同样需要被关爱

因为大部分AD患者需要家属的精心照料,但这对照料者的精力、体力都是一种考验,故而在家庭中,对照料者的关爱(特别是心理关怀)不可忽视。除了一些辅助的调节方法(音乐疗法、冥想疗法等)外,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照料者心理的不适。随着疾病进程的加重,家人应制定后续照料计划:商议居住陪伴、决策代理人,对于家中危险物品(如煤气、药柜)应及时装上安全锁等等。

AD患者也许有过令人敬仰的社会角色、也许曾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成就非凡、也许他/她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但因为AD,他们忘记了许多,被疾病改变了许多。无论如何,作为家属,应以爱之名,守护AD患者,认识AD、了解AD、给与他们更多关爱、耐心、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七):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

2、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年版)

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全面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供稿/姜旻(进修药师)

审核/石浩强

编辑/陈汝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6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