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虚假小镇一个为痴呆症老年人特别设计,

你有没有幻想过自己现在居住的环境,还有周围的一切,包括人和事物,都是被有意安排好的?当然,诸如这样情节的电影非常多,好比金凯瑞主演的《楚门的世界》,还有的小李子主演的《禁闭岛》。

(《楚门的世界》截图)

不论哪一个作品,当揭开最后的谜底时候,给人的震撼都是难以言喻的。

(《禁闭岛》截图)

作品归作品,和现实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有意思的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约20公里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名叫霍格威的小城镇,这个地方在表面上和其他的城镇并没有什么不同。

商超,电影院,餐厅,酒吧,美容院等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都可以在这里满足。但是,这里的一切都是被精心安排好的,而里面的“居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种被安排好的生活,但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了解自己周围一切,都是假的。

之所以有如此奇怪的一面,是因为这个城镇是有意建立的,目的就是容纳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患者,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老年痴呆症患者。

对比于很多人固有观念里的老年疗养院不相同的是,这里面不会执行所谓的半强制措施,不会将老年人整天关在房子里,只在某些时段才让其出来活动。

在霍格威里面,老年人能够像年轻时候一样,前往商超购买东西,想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和三五个朋友一起相约电影院。心血来潮想换一个形象?没问题,里面的美容美发沙龙都可以满足需求。

不过如果真正到里面走过一趟的人都会发现,霍格威小镇商超的所有商品都有标明价格,所有的服务都有明码标价,就像其他地方一样。

但是当老人家浏览完超市,拿着东西准备结账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支付任何的金钱,收银员就像“真实的收银员”一样,计算商品总价,然后会开具一张收据给当事人。

当事人凭借这张收据就走完了付款的流程,就像正常的购物一样,带着商品走回“自己的家”。

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在商超或者是店铺里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老人家。美容美发师,商超里某些挑选商品的客人,收银员,街道清洁工等等,这些面孔都不会是60,70岁的模样。

那是因为这些全都是内部的员工,包括医生和护士,护理人员等。这些工作人员穿插在整个霍格威城市里,充当所谓的“监视者”。

虽说是“监视者”,但并不是监视老人家们,而是充当这个城镇的“居民”,让这些老人家们就如以往般过着平常,正常的生活。

通俗的理解,就是在霍格威构建一个和外部世界“一样”的框架,一样的运作方式,让老人家们获得尽可能真实的生活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防止老人家们出现特殊情况。

(老人们在闲聊)

当然,工作人员充当居民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持老人们的“自主意识”。好比购买咖啡的时候,工作人员明知道当事人平时都会加糖,但还是会礼貌的询问,让老人家自己作出决定。

因为老人家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在餐馆就餐,所以点餐的时候工作人员也会像服务员一样提供餐牌,介绍当日推荐,让老人家自己决定吃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实在是太假了,因为工作人员来来去去无非就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在小镇里经常看到这些面孔,怎么会不起疑?

但恰恰相反的是,因为这里的老人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这个疾病会使人的神经系统退行,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记得以前的事情,却对最近发生的事情非常容易遗忘。

因此里面熟悉的面孔,其实对于这帮老人家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面孔,他们也不会知道这些面孔,其实是早就安排好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和老人家准备饭菜)

让老人家拥有自主意识的自主性同时在某些层面上加入适当的控制,是霍格威的另外一个特点。因为在老人家来到这个小镇之前,都会被有意的进行“划分”。

如果以前是工人阶级的,老人就会被有意的划分在同一幢建筑生活,因为彼此生活经历相似,所以比较容易合群。如果年轻时候是比较有钱的群体,那么也会因为条件的不同而划分在不同群体。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因应不同的群体,在居住环境,风格上进行改变,以更好的让老人适应这里的生活。

(霍格威内部一角)

就像很多疗养院都是由当地牵头打造的,霍格威也一样。这个占地16,平方米的疗养院由荷兰当局牵头,以“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规范化小规模生活”为愿景建造的。

因此霍格威才会和过往疗养院的模式不同,建造成一个类似于小城镇的模式,保护老年痴呆症患者不受外部世界不安全因素的伤害。

当然,如此特别的霍格威注定会引来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根据内部数据的统计,霍格威里的老人对比于其他疗养院里的老人,服用更少的药物,在饮食上吃得更好,寿命也更长,更重要的是显得更加快乐。

但在此前提下,反对的声音认为霍格威里的生活是被安排好的,即是老人们生活在一个“欺骗”的世界里,通过这样一个所谓的“乌托邦世界”来故意欺骗弱势群体是否合乎道德。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霍格威知名度的提升,包括加拿大,英格兰等国家都开始仿效霍格威试点同类型的老人疗养院。

正如当时德国一个到访霍格威和研究其运作模式的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所言:“我们认为,尽管目前存在伦理道德层面的讨论,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果这是创造一种独立、自我负责、能控制事情和情况的有效途径,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可行方法。”

如果从正常健康人的角度来说,当知道自己的晚年生活是活在一个周围都是安排好的世界里,也许会抓狂。

但对于这些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来说,或许对于他们而言,真真假假早已经不再重要。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安逸的晚年生活。

如果真的出现特殊的例子,老人家的痴呆症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随后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安排好的世界里,相信他们也定能勇敢的走出霍格威,就如《楚门的世界》里的主人公一样,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