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年痴呆症 > 临床体现

人类寿命是否有极限研究发现115岁或许是

白癜风换肤计 http://pf.39.net/bdfyy/bdfjc/151117/4727171.html

长生不老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抛开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不提,从科学认知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寿命是否存在极限呢?

生命体的极限寿命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极大差异——蜉蝣的生命仅有一天,格陵兰鲨鱼的寿命最长可达数百年。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繁殖,但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一直致力于延长自己的寿命。更长的寿命不但意味着更丰富的生命体验,还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

现代医学的进步使人类能够比以往更为接近这一目标。16世纪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仅为36岁,到19世纪中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已超过40岁,年这一数字延长到女性的81.2岁和男性的74.6岁。在发达国家,老年痴呆等退化性疾病已经成为最大的健康危机。由此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身体在生物学上是否能够维持越来越长的寿命?

关于人类寿命的研究极其复杂且存在广泛争议。早在年,科学家就认识到人的死亡率随年龄呈指数增长,这意味着人类预期寿命必须趋于一个最大值。那么这个最大值是多少呢?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拥有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最先进的医疗手段,人的自然寿命也很难达到岁,仅有极少数遗传结构特殊的人能够突破这一上限。有一个数字似乎可以作为证据——有据可查的人类历史上,寿命超过岁的仅有48人。

当我们考虑细胞水平的衰老时,这一研究结论有其合理性。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伦纳德海弗里克(LeonardHayflick)提出人体正常细胞在分裂40至60次后就会进入衰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衰老细胞都以自我毁灭或被免疫系统破坏而告终,少数衰老细胞具有极强的信号传导作用,甚至可能刺激周围的细胞加速衰老。即使人体没有经历其他衰老过程,仅凭衰老细胞的积累也会导致人的死亡。

最近意大利一项对多名百岁老人的调查显示,当人的寿命达到岁时,每年的死亡风险处于平稳状态,约为50%。也就是说跨过岁最后一道坎之后,人类有可能通过医疗、生活方式和环境干预进一步提高寿命。之前研究人员曾尝试扩展端粒来逆转衰老,但此举有导致细胞癌变的风险。

西班牙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研究已经获得显著成果。研究人员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端粒延长至正常水平以上,并用改造过的干细胞培育新的小鼠。与端粒长度正常的小鼠相比,这些小鼠的中位寿命增加了12.8%,最大寿命增加了8.4%。随着年龄的增长,小鼠的DNA损伤也大为减少。此类研究表明,我们有可能通过增强人体对衰老的耐受性来延长寿命。

当然,决定人体衰老速度的因素有很多,而且通过基因干预延缓衰老能否延长寿命,或者仅仅意味着高龄健康状态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很多科学家满怀希望,认为人工智能和遗传学等领域的发展有可能帮助人类突破极限,实现预期寿命的另一次飞跃。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fht.com/lctx/15653.html